28圈娱乐空间: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夺冠

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上午7时30分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最终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莱盖塞以2小时06分1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中国选手张亮以2小时11分34秒获得国内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鲁托以2小时22分45秒摘得。

赛事规模创新高,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北京国际马拉松今年迎来第42届,组委会介绍,本届赛事报名人数突破12万,最终通过抽签选出3万名选手参赛,其中包括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日本、美国等国家的近百名精英运动员,赛事路线延续经典设计,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终点为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沿途经过长安街、昆玉河、鸟巢等北京地标,充分展现城市风貌。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上表示:“北京马拉松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和体育精神的重要窗口,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了赛事服务,包括增设补给站、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并首次引入AI技术辅助裁判系统,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激烈角逐:莱盖塞后半程发力破纪录

男子组比赛中,埃塞俄比亚选手莱盖塞与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在前半程形成第一集团,两人以1小时03分05秒完成半程,进入30公里后,莱盖塞突然加速,甩开卫冕冠军基普乔格,最终以2小时06分18秒冲线,将原赛会纪录(2小时07分16秒)提高了近1分钟,基普乔格以2小时07分22秒获得亚军,日本选手大迫杰位列第三。

“北京的气候和赛道条件非常理想,观众的热情也给了我很大动力。”莱盖塞赛后表示,“我的目标是28圈官方入口突破2小时06分,今天做到了。”

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夺冠

中国选手张亮表现亮眼,以2小时11分34秒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排名总成绩第八、国内第一,这位32岁的老将赛后坦言:“能与世界顶级选手同场竞技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中国马拉松正在进步,但我们需要更多高水平比赛来积累经验。”

女子组:鲁托稳扎稳打夺冠

女子组竞争同样激烈,肯尼亚选手鲁托从10公里处便确立领先优势,最终以2小时22分45秒夺冠,埃塞俄比亚选手阿塞法和中国选手李芷萱分获二、三名,李芷萱的2小时26分11秒创造了个人赛季最佳,她表示:“赛前战术是紧跟第一集团,虽然后半程体能下降,但能站上领奖台已超出预期。”

大众跑者:坚持与感动并存

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夺冠

除精英选手外,大众跑者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67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4小时32分完成全马,这是他28圈中文平台第10次参加北马。“跑步让我保持健康,也结识了很多朋友,”他笑着说,赛事还设有轮椅马拉松组,残奥冠军黄丽莎以1小时48分16秒卫冕成功。

科技与环保成亮点

本届赛事首次启用“智能领跑员”系统,通过佩戴设备的配速员为跑者提供实时数据参考,组委会推行“零废弃马拉松”计划,赛道沿线设置分类垃圾桶,赛后回收塑料瓶超5万个,较去年减少30%废弃物,合作伙伴特步还推出了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参赛T恤,获得跑友好评。

安全保障全面升级

为应对突发情况,赛事沿途部署了50个医疗点、200名急救员和20辆救护车,并配备AED设备,据组委会通报,全程仅12名选手因中暑或肌肉拉伤接受治疗,无严重事故发生,北京市公安局出动3000余名警力保障秩序,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防止替跑行为。

未来展望:打造世界顶级赛事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马拉松需在赛事组织、选手培养和商业开发上与国际接轨,未来将鼓励更多城市举办高标准赛事,同时加强青少年长跑梯队建设。”据悉,2025年北京马拉松有望升级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

随着最后一名跑者在关门时间内抵达终点,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画上圆满句号,这场融合竞技、文化与科技的盛会,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马拉松的活力与潜力。